养过文竹的人都知道,它是对环境特别敏感的植物,步入冬季后,随着气温不断下降,养护文竹的难度也逐步提升。冬季的文竹有“4怕”,只有全部避开,才能保证枝叶茂盛不发黄。
怕温度过低
文竹原生于非洲南部和东部,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长得最旺盛,它特别不耐寒,容易受到低温的伤害。文竹比一般的植物对温度的要求更高,只要气温低于10度,就会进入半休眠状态,生长停滞。只要温度低于5度,它的枝叶就会被冻伤,出现大面黄叶和枝条枯萎,长期低于5度,整个植株都会死亡。
秋冬季节降温以后,只要气温接近10度,就必须把它搬回室内养护。搬回室内以后,大家要记得不能把文竹放在暖气等供暖设备的附近,也不能将其放在空调风口处,以免文竹受到过热空气的影响,对枝叶造成损伤。
怕水大涝根
虽然文竹喜欢湿润的土壤环境,但是它的根系比较纤细且是肉质的,所以不耐水涝。所以我们在浇水的时候应控制频率,做到“润而不涝”。很多花友家里的文竹生长不良、黄叶、死亡,都是因为浇水不当导致的。
在给文竹浇水时,遵循“不干不浇,浇则浇透”的原则。浇水之前观察一下花盆土壤表面,看到土壤表面发白干燥之后再进行浇水。如果土表不干燥,那就无需浇水。
秋冬室内空气比较干燥,尤其是北方地区,干燥到人的嘴唇都会破皮。建议花友们准备一个喷壶,每天早晚给文竹的枝叶以及周围喷水保湿。这样有助于文竹保持健康的生长状态,避免枝叶因空气干燥而发黄干枯的情况发生。
怕施肥
文竹的根系比较细弱,本身不耐重肥,平时养护都要控制肥料浓度,只能略施些薄肥。步入冬季后,南方地区的家庭室内温度一般会低于15度,文竹生长停滞,对养分的需求很少,就不需要再给文竹施肥。北方地区因为有暖气、地暖等取暖设备,气温可以持续在15度以上,文竹能够生长,可以略微施用一点薄肥。
怕过于阴暗
文竹是典型的喜阴植物,不耐强光照。叶子很容易被强光晒伤,出现焦黄色的晒斑。因此在其他季节,通常会将文竹放在阴暗的地方,避开强烈的光照。
但是步入冬季之后,阳光紫外线是一年之中最柔和的,文竹也需要适当的光照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能量。此时,可以给文竹晒晒太阳,增加一些光照。可以在早晨或下午将花盆放在有适当直射光的位置,避开正午的强光。这样文竹就能得到充足的光照,使枝叶更加茂密。充足的光照能增加植株细胞的充满活力,提高抗寒能力,更有利于过冬。